【行業】大數據時代,演繹第三次華彩樂章(37頁)

大數據發展的基礎:數據積累、算力提升、技術創新。在互聯網快速普及、物聯網加速滲透的背景下,PC、手機、傳感設備等全面興起,推動全球數據呈現倍數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龐大的數據基礎。根據 IDC 統計,2011 年全球創建和復制的數據總量為 1.8ZB,2016 年這一規模為 16.1ZB,預計 2020 年將達到 44ZB,在其《數據時代 2025》白皮書(希捷贊助)中,更是預測到 2025 年,全球創建和復制的數據總量將擴展至 163ZB(1ZB 等于 1萬億 GB)。

大數據發展全球加碼,廣闊空間蘊含商機無限。基于大數據對各個行業的深入影響,近幾年,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都積極推進各自的大數據戰略。2009 年,美國科學家委員會(NSTC)就發布了《開發數字數據的威力》報告,初步提出發展大數據的框架,奧巴馬政府亦對大數據行業大力支持,幫助美國取得世界領先地位。

數據來源:政府、BAT、運營商等是當前大數據的主要擁有者。政府部門、BAT 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運營商是當前中國大數據的主要擁有者。除此之外,利用網絡爬蟲或公開應用程序接口 API 等途徑對網絡數據進行采集也是一大重要來源。在大數據時代,擁有數據就擁了核心資源:工業時代,石油是最大的巨頭,數據時代,BAT 等因為擁有最多、最全的搜索、電商和社交數據,也成為絕對的王者。此外,一些在細分領域擁有入口資源的公司也是稀缺標的,如已發布位置大數據平臺的四維圖新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