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云計算-從全節點領軍到未來虛擬化(89頁)

云計算定義(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被廣為接受):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云計算比喻:云計算前:一家三口本來有3個一米寬衣柜,必須保證每人衣柜都不要放滿衣服。云計算后:用一個3米寬衣柜代替。即使孩子的衣服買多了,只要恰好父親衣服少了(在晾曬),仍然放得下。同樣的,即使媽媽某天逛街大量買衣服,只要父親和孩子的衣服少(在晾曬),仍然放得下,甚至可以衣柜左右2.5米寬。

軟件定義的存儲出現、普及能很好地滿足云時代龐大的數據需求。數據是未來企業的重要資產。根據IDC的預測,到2020年,60%的全球企業2000強都將把數字化轉型(DX)作為公司戰略的核心,新產生和復制的數據量將達到44ZB。

阿里云、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云是全球云計算市場的主要力量。亞馬遜AWS一家獨大,2018Q1收入54.42億美元;阿里云在近幾個季度迅速增長,2018Q1收入6.98億美元,YoY 119%;微軟Azure收入增速放緩至89%;谷歌云業務收入雖未正式披露,但也在2017Q4超過10億美元。

云成為一個連接人工智能、安全、超融合等的載體。投資者已理性看待而非主題投資云。無論科大訊飛/同花順/中科曙光/谷歌/亞馬遜/百度為代表的AI公司,啟明星辰/深信服/南洋股份(天融信)/綠盟科技/賽門鐵克為代表的安全公司,華為/華三/深信服為代表的超融合公司,實際都有云業務。云已經成為普遍載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