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臉指紋生物識別市場再迎機遇(37頁)

生物識別技術的分類:生物特征v.s.行為特征。生物識別是一種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人臉、虹膜等和行為特征如筆跡、聲音、步態等進行個人身份鑒定的方法,因此從生物識別技術的大致可以分為生物體生理特種識別和生物體行為特征識別兩大類。

指紋:歷久彌新的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技術最成熟、公眾接受度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指紋識別的應用發展歷史最為悠久。中國是公認的應用指紋識別最早的國家。考古學顯示,早在公元前7000 年到6000 年以前的古敘利亞和中國,指紋作為身份鑒別己經開始應用,到3000 年前的西周,指紋作為個人身份的標志被用于簽文書、立契約。

人臉:最符合生活習慣的生物識別技術。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進行人臉識別,因此也使得人臉識別最能接受這種身份認證方式。金融是人臉識別應用滲透率最快的領域。2015 年3 月15 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在德國漢諾威IT 博覽會上展示的 SmiletoPay 技術,成功實現利用“刷臉支付”的方式購買漢諾威紀念郵票。2015 年6 月1 日,全球首臺人臉識別ATM 機通過驗收。2015 年10 月15 日,招商銀行業內首推“ATM 刷臉取款”業務,無需銀行卡,對著攝像頭看一眼,系統就能自動抓拍現場照片,與銀行可信照片源對比,然后輸入手機號碼進一步確認身份,之后便可輸入密碼取款,整個流程方便快捷,臉部識別在1~2 秒間就可完成。

其他:品類繁多的生物識別技術各有用武之地。虹膜識別: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區域,在紅外光下呈現出豐富的紋理信息,如斑點、條紋、細絲、冠狀、隱窩等細節特征。除非經歷危及眼睛的外科手術,虹膜幾乎終生不變。

技術演進:一切為了“準確、高效”。從上面表格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盡管不同識別技術的特點不同,但是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主流技術的發展方向均是在精度、穩定性和識別速度方面進行持續的提升,同時考慮到移動端的應用增加,便捷性則成為產品市場滲透速度的重要影響因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