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區塊鏈發展回顧和展望-2018脫虛入實(39頁)

區塊鏈的出現主要解決的是傳統中心化網絡部署方式所帶來的眾多問題,包括:1)交易非公開化,中心節點掌握分布節點信息,分節點不掌握其他節點信息;2)系統安全性取決于中心節點安全性,中心節點存在道德風險,可利用大數據進行數據變現,存在隱私泄露風險;3)系統風險性隨著網絡規模擴大而上升;4)中心節點維護系統運行涉及較高成本等。

源于比特幣,區塊鏈利用分布式部署P2P網絡和同步更新完成了對于以上問題的解決:1)分布式方面,區塊鏈每個節點掌握各個節點信息,信息可以采用匿名化原則,但交易公開,且系統內交易批準取決于所有節點共識性原則,規則對于所有節點公平且強制,因此,隨著網絡規模擴大,系統風險性反而下降;2)同步更新方面,由于每個節點都存有過去所去所有交易的歷史記錄,且每10分鐘交易所組成的比鄰區塊之間存在邏輯嵌套關系,故隨著時間推移,交易增多,每個節點內同步更新的鏈條愈發變長,愈發難以被篡改。

隨著數字貨幣市值迅速提升總體逐漸逼近1萬億美元,虛擬貨幣開始成為各個國家不可忽視的新興領域。總體上全球各國對于數字貨幣資產監管有加嚴且協同性提升趨勢。中國虛擬貨幣資產已全面進入嚴監管時期,韓國跟隨中國,正在加強通過數字貨幣洗錢非法融資的調查,且向中日提出協同監管訴求。歐盟提出2018年4月將在G20峰會上討論如何協同監管比特幣,此類協同式監管進展需要格外關注。但監管態度存在分化,日本、越南、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對比特幣較為友好,日本內閣近期通過決議認定比特幣具有貨幣機制;俄羅斯、泰國的態度經歷了從嚴令禁止到逐步放松;美國由于聯邦體制導致各州監管態度不一總體態度較模糊,我們認為美國的監管態度或將成為2018年的關注重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