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國崛起專題之建材篇-緊跟一帶一路(29頁)

第一階段,產品出口階段。這一階段,建材企業將產品向海外輸出,要么通過經銷商向海外出口產品,要么直接在海外建立網點進行直營銷售。這是建材企業實現海外拓展最早的發展形式。例如,水泥行業以熟料和水泥直接出口到孟加拉國、肯尼亞、美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家,中國巨石通過在歐洲、東南亞、美國等地建立子公司進行海外直銷。

第二階段,技術輸出階段。這一階段,建材企業將生產工藝、生產線建設技術輸出到國外,包括純技術出口(如技術指導)和技術裝備出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裝備、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裝備等)。目前,我國水泥工程服務已占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水泥技術工程及裝備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

第三階段,資本輸出階段。這一階段,建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逐步滲透到海外,在海外投資建廠,使海外的盈利能力得到固化、可持續,如海螺水泥在印度尼西亞投資設廠、中國巨石在埃及投資設廠、旗濱集團在馬來西亞投資設廠等。

響應一帶一路成效顯著,建材海外拓展進入“新篇章”。從整個建材板塊來看,急需轉型的兩個行業是水泥和玻璃兩個行業,這兩個行業是十三五期間我國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的兩個主要行業,隨著環保督察和錯鋒限產常態化,水泥玻璃行業急需通過海外拓展來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結合拉法基豪瑞、海德堡等國際水泥巨頭發展歷史,當企業在國內發展天花板已見時,向海外拓展是實現企業“升級”的終級解決方案。

水泥行業是建材行業海外拓展的排頭兵。縱觀國內建材行業,水泥企業是最早步入國際化的細分領域。水泥行業最早步入國際化有其特定的行業背景,20 世紀90 年代到21 世紀初,國內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地產投資也進入高速發展期,拉動了水泥需求,這一時間段新增了較多產能;截至2017 年6 月,我國現有熟料產能20.2 億噸,水泥產能38.3 億噸,水泥產能利用率不足70%;從行業集中度看,CR10 僅40%。種種跡象表明,國內水泥行業天花板已現,水泥企業要實現更大發展還得走出去,而“一帶一路”提供了絕佳機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