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有色金屬專題-核電用特鋼(36頁)

發展歷程:全球核電發展六十載,歷經試驗起步、快速發展、緩慢發展和緩慢復蘇四個階段。1954年,前蘇聯奧布寧斯克核電站并網發電,人類進入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時代,揭開核能用于發電的序幕。60多年以來,核電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的起步階段、20世紀70~80年代的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一直到本世紀初的緩慢發展階段、以及本世紀以來的復蘇階段。

全球核電占比:核能發電量占比自1995年起逐年下滑、2016年為12%,為全球第三大電力來源。從全球核能發電量占比看,核能發電量占比自1995年起逐年下滑,2016年僅為化石燃料的1/5。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統計數據,全球核能發電量占比從1971年的2.00%逐年增長至1995年的峰值17.51%,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力來源;1996年之后,全球核能發電量占比開始逐年下滑,2016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占比為12%,低于水電的16%和化石燃料的66%。核能發電量占比的下滑主要原因是老舊核電機組在二十世紀末開始進入報廢高峰期,且新建核電機組較少所致。

核能發電量和發電機組分地區: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在運核能發電量排名前三,遠東地區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全球占比超44%。從全球在運核電機組發電量分布看,截止2016年底,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在運核能發電量排名前三,占全球核能總發電量的98%,其中亞洲占比逐年擴大。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統計數據,截止2016年底,全球在運核電機組發電量達2494.80TWh,其中歐洲、北美洲和亞洲核能發電量占比分別為43%、37%和18%;其中,亞洲核能發電量占比從1990年的18.18%逐年增長至2010年的21.04%。由于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日本國內核電站基本處于關停狀態,導致2011年之后亞洲核能發電量占比降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