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電源創新的必然性。1992年索尼成功開發出商用鋰離子電池,該電池可重復充電的特性,使其迅速替代鎳電池成為智能終端的源動力。相比于半個世紀來日新月異的手機更替,電池的發展非常緩慢。據IDC估計,5.5寸屏幕智能手機今年出貨量將達5.93億部,同比增長33%,預計2021年,可增至7.31部。手機的大屏多核發展趨勢對續航能力提出了要求。提升續航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給電源增容。但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6寸以上屏幕會影像手機持握感,這決定了手機的體積上限;二是單電芯容量達到5000mAH,容易產生安全隱患,比如三星Note7爆炸事件。
無線充電技術路線。無線充電從技術原理上,可分為非放射型和放射型兩種方式。放射型主要用于遠距離無線充電,包括微波和激光的方式,一般用于大功率、直線對準式的無線充電。如今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主要是近距離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路線包括緊耦合感應式與松耦合諧振式兩種。
雙電芯+雙充電芯片。2016年金立推出的M6 plus使用的雙電芯電池+雙充電芯片方案,電池容量達到6020mAh,充電功率24W。兩套充電芯片可以智能調節充電的電流,并且能夠有效緩解因為快速充電而帶來的發熱現象,此外還支持反向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