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投資的分析方法有三大流派,一種是基本面分析法(Fundamental Analysis),一種是技術分析法(TechnicalAnalysis),一種是量化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在愛情方面,投行男對這幾種方法的運用可謂是“出神入化”。不信,八妹給你展示展示:
例一:基本分析法
前幾年有個約會故事大家估計可能看過,大意是一個姑娘在分類信息網站Craiglist上發表了一篇征婚啟事,她認為自己姿色讓人驚艷、談吐文雅、有品位,想找一位年薪50萬美金的男友,過上居住在紐約中央公園西的幸福生活,但她偏偏遇上一個自稱是JPMorgan多種產業投資顧問的家伙,跑出來對她作了一番基本面分析。這位名叫Rob Campbell的銀行家這樣回復到:“從生意人的角度來看,跟你結婚是個糟糕的經營決策,道理再明白不過,請聽我解釋。拋開細枝末節,你所說的其實是一筆簡單的“財”“貌”交易:甲方提供過人的外表,乙方出錢,公平交易,童叟無欺。但是,這里有個致命的問題,你的美貌會消逝,但我的錢卻不會無緣無故減少。事實上,我的收入很可能會逐年遞增。而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我是增值資產,你是貶值資產,不但貶值,而且是加速貶值!你現在25,在未來的五年里,你仍可以保持窈窕的身段,俏麗的容貌,雖然每年略有退步。但美貌消逝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如果它是你僅有的資產,十年以后你的價值甚憂。
用華爾街術語說,每筆交易都有一個倉位,跟你交往屬于“交易倉位”(Trading Position),一旦價值下跌就要立即拋售,而不宜長期持有——也就是你想要的婚姻。聽起來很殘忍,但對一件會加速貶值的物資,明智的選擇是租賃,而不是購入。年薪能超過50萬的人,當然都不是傻瓜,因此我們只會跟你交往,但不會跟你結婚。所以我勸你不要苦苦尋找嫁給有錢人的秘方。順便說一句,你倒可以想辦法把自己變成年薪50萬的人,這比碰到一個有錢的傻瓜的勝算要大。”
最后,Rob Campbell還說:“希望我的回帖能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對“租賃”感興趣,請跟我聯系。”
至于故事的結局呢?這位洋洋得意了一番的Rob Campbell當然沒有娶到這位美女,而且他還被公司譴責,JP Morgan的媒體公關部門向外界解釋說,這種具有性別歧視意味的觀點并不是公司想要傳達給外界的,Rob Campbell只是偶然的性別歧視(Accidental Sexist),不是真的對所有女性的歧視。至此,投行男的基本分析法完敗。
例二:技術分析法
在愛情中使用技術分析法失敗的案例很多,紐約一名投資銀行家麥克(Mike)就是其中一個。麥克與勞倫(Lauren)晚餐約會過一次后,勞倫就始終不回復他的留言和短信,也就沒有第二次約會。于是麥克給勞倫寫了一封信,被英國《每日郵報》的編輯數出這封信長達1615個字。
信里麥克說,他通過google搜索到了她的郵箱號碼,給她寫這封郵件,并表示對她很失望,因為她既然不想第二次約會,就應該向他道歉。為什么呢?因為勞倫讓他看到了錯誤的信號(交易信號),使他有所期待。其中包括:勞倫在第一次的晚餐約會中多次整理自己的頭發,以及多次與他的眼睛直接接觸,這在麥克看來,都是對約會對象表示肯定的積極信號,而整理頭發簡直就像小鳥整理自己的羽毛一樣,是直接的求愛信號!而且麥克說他過去的約會中,從沒遇到過女孩子如此頻繁地整理自己的頭發。因此麥克斷定勞倫對他有強烈的好感,并在這個錯誤的信號指導下發出了繼續交易也就是第二次約會的錯誤指令,遭到了出乎預料的拒絕,極大地傷了自尊。
不過盡管錯不在麥克,他依然表現出了理性的投行家本色,繼續期待市場也就是勞倫的理性回歸。麥克表示,他認為自己在技術層面上和勞倫有很多相配之處,比如兩人有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古典音樂,勞倫曾經表示以后要多看紐約愛樂樂團的演出,而麥克也經常看。所以他認為如果把這個當作約會方式的話,兩人都不會另外浪費時間,是非常經濟的約會模式。
其次麥克覺得兩人年紀相配(32歲),而且麥克覺得應該假設勞倫覺得他的身體也是有吸引力的,因為如果勞倫沒有發現他的身體有吸引力,那么勞倫就不應該同意第一次跟麥克出去。
麥克又表示,他是一個出色的投資經理,已經為父母賺了幾百萬美元。而且這是真正的錢,不是壟斷的錢。自己要比靠拼爹吃飯的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孩子或者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兒子更有出息。另外,麥克認為自己是右腦和左腦都很發達的人,因為他可以同時把投資經理和哲學家/作家都做得很好,這使他要比大多數人都出色。
一往情深的麥克還表示,自己不喜歡同時約會很多人,所以現在要等勞倫正式通知他兩人不可能,才會約會下一個。所以他仍然建議勞倫和他再約會一次試試看。當然他也同時沒忘了譴責勞倫,不回應他的信息是不禮貌、不成熟和懦弱的。并表示自己為了滿足勞倫吃飯,花了時間,精力和金錢(在這種情況下大概要叫做沉沒成本)。而且勞倫在約會時遲到約30分鐘,對這個大多數男人都不會接受。
最后,麥克表示,他愿意以開放的態度和靈活的準備來應對她的回答。如果勞倫不想再出去,在他看來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也許是她生活中最大的錯誤之一。但如果她堅持不想再出去,那么她應該打電話明確告訴麥克,即使是發送文字信息,有總比沒有好。
勞倫的回答則是把這封1615個字的信貼在了約會網站Reddit上供大家鄙視。
所以,技術分析模型在情感世界也歷史性地悲催了。不過,這行為沒準扼殺了一個超級自信的潛在“魔鬼交易員”,所以我們還是原諒勞倫吧!
?
例三:量化分析
量化分析在約會里同樣不靈。今年有個28歲的紐約投資銀行家叫莫克,發明了創新的約會方法。他在約會網站match上選擇了8個女孩,然后同步進行約會,并精心編撰了一份后來被大家叫做“追女試算表”的excel表(微軟躺槍了),嘗試以量化數據分析的方法來評估他約會的女孩。
比如他在表上記錄下每個女孩的特色,與他們約會的進展與細節,并且以10分制為他們各種行為打分。后來,這個故事就失控了,因為莫克把自己的這份表格寄給了8人里他最中意的一個叫貝鐸的26歲女孩,這個女孩拿到平均9.5分的最高分。貝鐸拿到之后覺得有趣極了,就把表格寄給朋友,朋友則把表格貼上了網。于是呢,這位哥就紅了。
不出所料,他也被悲催地鄙視了。而且是各路人馬都鄙視他。微軟資深用戶表示,才8個用什么excel啊?用word就好了!已婚人士表示,自己找到那一半當年感覺都是超10分的,這種八個都選不好的估計自己也爛;好心的社會學人士又擔心會有婦聯出來指責他同時約會8女,有違社會道德及增加艾滋病風險;另外有技術派人士則說,最最重要是對方對他有意思嗎?這位哥沒采集這個數據就建Model,簡直是在白費工夫。而作為一個謹慎的投行業內人士,我個人覺得他不簽NDA(保密協議)、不刪機密信息就分享文件,最后損害自己利益也損害客戶利益是咎由自取哦!
事實上,這表格里有8個女孩的電話號碼等信息,貝鐸的朋友在貼上網之前忘記刪掉,所以貝鐸收到了很多騷擾電話。這至少證明,量化分析基本還是勝過前兩種的,自損1000至少也殺敵800,總比前兩個家伙“多情自古空余恨”空留下把柄讓人嘲笑強。此外八妹預料日后他去民政局的時候,一定會帶一份婚姻可行性報告,而且附有PPT版本!說不定民政局一高興會給他們各種加快辦理和福利呢!(轉:金融八卦女)
發表評論
沙發空缺中,還不快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