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京東O2O,是信心爆棚還是深謀遠慮

京東上市之后在募股說明上表示020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讓人費解的是京東O2O不是做傳統的電子類的020,而是把融資來的錢發展自營生鮮板塊,從北京開始,然后擴展到其他地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京東上市后劉的信心增加太多。

京東本身需要面對的問題

作為電商,京東一直以電子、家電為主要銷售對象的電商模式,對于生鮮板塊的運作與管理一直是一片空白,而且選擇試點的是線下的超市,雖然能夠短期內讓京東 的生鮮產品充足,但是線下的銷售模式與管理模式與線上的有很多的差異,但是使用線下管理經驗,那么線上線上線下管理方式一樣如何去搶占市場份額。

京東因為電商發展的需要本身擁有一定的配送服務,但京東擁有的配送系統并不完善,覆蓋面積不廣泛,無法滿足其生鮮配送的及時性。但是生鮮等一些食品原料都 要有一定的時效性,所以想要達到所說的狀態,前期有較大的投入才能將計劃完整的進行下去。能否說服華爾街的金融精英持續支持就要看劉強東的魅力了。

對于消費者來說,京東是一個以電子產品為主的綜合性電商平臺。而作為一個電子產品與家電產品為主的B2C的電商得到眾多的消費者認可。但是進行生鮮的京東 O2O,消費者如何進行對其定位?是賣電子產品的京東還是買生鮮的京東。雖然京東是綜合性電商,但是總要有一個讓消費者認可的重點。

京東面對的外在挑戰

當前O2O已經有很多有實力的電商進行操作,比如中糧的我買網,1號店和順風優選。這些在O2O業務上積累眾多的經驗。1號店是因為進行O2O較早搶占先 機,并且亞馬遜對其持股,可以借用亞馬遜的一些渠道資源。而中糧我買網背靠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中糧集團,所以中糧我買網不需要擔心產品種類與資金的問 題。而順豐優選是以順豐的物流配送體系作為支撐。這三個電商已經將市場瓜分差不多了,現在京東優勢不明顯情況下加入,成功機會并不會太高。

相對于線上,線下生鮮售賣仍是主流。線下銷售有挑選的余地,而線上售賣無法進行挑選。而且據順豐優選副總連志軍介紹,順豐優選至今未曾盈利。那么作為一個比順豐優線下渠道差很多的京東商城,盈利預期是不是能夠算的到。

雖然O2O的前景讓人看好,但是京東突然間闖到陌生的領域進行發展,不僅僅會影響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使消費者對其定位模糊。同樣,與京東原來的項目產生脫節,關聯性缺失,將會降低消費者的忠誠度。

注:本文首發自 iDoNews 專欄,轉載請注明來源和出處。

分享到: